电气工程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坚持四年专业教育不断线,建立了贯通式的实践培养体系,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北京高校同类专业中具有较高的专业地位。
同时,我校“电气工程”教学团队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的教师多数来自海外和清华等名校。目前有6名教授,8名副教授,1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3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培养具备系统的工科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在电气制造、工业企业自动化、电力系统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的特色是以电路分析、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为基础,电机及拖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交直流调速系统与电力系统为核心,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手段,重点研究电力电子变换、高性能电机调速系统控制与设计等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具体工业应用,使学生对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有较深入的了解。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在工程和技术应用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
专业具有的特色平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实验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室、CPLD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具有完善的实验平台,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平台、交流调速系统实验平台、电力系统与继电保护实验平台等。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开发和调试相关装置,实验平台全天候向学生开放。


专业学生在就业、考研升学、出国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率居全校各个专业之首,由于培养质量高,就业好,该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目前每年招收4个班。2015年,本专业就业率为100%,考研率为25%。目前,本专业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实施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双培计划”,也和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本科生的联合培养机制,主要有:
1、交换生项目
交换生项目是指选派我校学生赴国外友好院校学习1学期或1学年,之后回到我校继续完成其学业,交换生在国外友好院校学习期间取得的学分可以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转换成我校的学分。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
| 相关要求
| 专业
|
1
|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
| 美国
| 英语要求托福必须在71分以上,该校将按照规定标准向我校交换生收取学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
| 密西西比大学
| 美国
| 英语要求托福79或雅思6.0,该校按照州内学生学费标准收取学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本科双学位项目
本科双学位项目指我校本科生在我校完成前2年的学习任务后,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派送到国外友好院校继续修读相同或相近专业,直至完成其学业。双学位项目学生达到国外友好院校的本科毕业条件,国外友好院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我校将根据学分互认原则认定其在国外友好院修读的学分,达到我校本科毕业条件的,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
| 相关要求
| 专业
|
1
| 密西西比大学
| 美国
| 绩点75分以上,必修课无不及格情况,托福79或雅思6.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
| 肯尼索州立大学
| 美国
| 绩点75分以上,必修课无不及格情况,原则上托福79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
| 中密歇根大学
| 美国
| 绩点75分以上,必修课无不及格情况,原则上托福79分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4
|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
| 英国
| 绩点75分以上,必修课无不及格情况,原则上雅思6.0 ,各项不低于5.5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3、外培计划
已被“外培计划”录取的本科生在我校完成第一年的学习任务后,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派送到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继续修读相同专业两年,大学四年级返回我校继续修读,直至完成学业。参加“外培计划”的本科生在国外友好院校学习期间取得的学分可以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转换成我校的学分。“外培计划”学生的一次性国际往返机票和境外学费全部由我校奖学金提供,有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相关证明的贫困学生也可向我校申请生活补助。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
| 相关要求
| 专业
|
1
| 密西西比大学
| 美国
| 绩点75分以上,必修课无不及格情况,托福79或雅思6.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专业拥有的科研基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依托北方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变频技术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电力节能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基地,围绕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变频控制技术、电机节能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近5年来科研基地承担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省部级奖5项,获发明专利17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8部,接受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3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