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83年,2016年市教委专业评估排名市属院校第三,201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2021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学生学位得到国际上所有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国家的互认以及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学校是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联盟成员,是教育部高校计算机类教指委《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试点单位。
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拥有“大规模流数据集成与分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CNONIX国家标准应用与推广”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专业教师在云计算、知识工程、软件服务、软件体系结构、物联网、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在教育部近两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B类层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和软硬件设计技术,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软件测试以及嵌入式系统等方面重点发展。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机器学习、云计算相关课程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参与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软件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师资队伍
专业现有教师3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包括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9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2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1名,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4个。形成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北京教学名师、特聘专家等牵头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实践能力
强调学生的软件编程能力和硬件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在程序设计能力方面,学生四年可完成3-4万行代码量,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较为系统的项目实训经验。
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和培训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构建了由校内竞赛到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的多级竞赛衔接体系,以竞赛促进教学,成效显著。
竞赛培训现场
每年均有200多名同学在ICPC程序设计大赛、全国“龙芯杯”系统能力培养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天梯赛、CCF 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等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竞赛成绩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位置。计算机专业学生代表队多次获得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银牌并入围亚洲区决赛,曾获CCF CCSP全国总决赛金奖,曾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总决赛全国高校银奖。
计算机专业历年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团队
参加CCF CCSP 2023年全国总决
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团队
参加2018年天梯竞赛
本专业承办第十四届“蓝桥杯”
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就业升学
本专业就业方向广泛,定位在培养中高级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人才,可以成为计算机硬件和系统工程师、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近两年就业去向有国家电网、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国联通、中航信移动、中国电信、国家管网、中国中车、中国大恒、中国电子集团、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百度、特斯拉、三星电子、趋动科技、北京煜邦电力等。近两年约1/3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深造去向有中科院大学、国防科大、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大、中传、东北大学、北邮、北交大、华北电力、南京理工等。
国际交流
本专业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到美国高校作交换生或进行联合培养。目前已有的联合培养项目包括: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2+2和交换生项目、美国中密西根大学的3+2项目。